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課堂學術演講

講  題 恆春半島的古道與歷史—兼論”阿塱壹古道”之謬稱
講  者 郭素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時  間 2021.11.29 (Mon.) 14:20
地  點 水源校區行政大樓人105室
演講簡介

恆春半島位居臺灣南端,族群多元而互動複雜。牡丹社事件之後,清廷開始積極地治理恆春半島,其治臺政策亦隨之大幅改變,包括廢去「番界」,決心統治全臺,進行「開山撫番」,修築多條的道路,恆春─卑南古道即為其中一條。

筆者的調查研究範圍主要為恆春至牡丹灣、觀音鼻的古道路段,行政區劃為屏東縣恆春鎮、滿州鄉及牡丹鄉,期望透過此路段的恆春─卑南古道之調查研究,釐清古道的路線及其周邊的文化內涵,以深化對此區域之認識。

所設定的時間深度,始自於1871年琉球人船隻擱淺於滿州鄉的八瑤灣,經日治時期一直到現在,因為從當時琉球人如何利用從八瑤灣到牡丹鄉高士村的既有路徑,而到達高士村;和三年後西鄉從道等如何利用既有道路三路進攻高士村並將之滅村。到二十多年後的日治時期,日人透過精密的地圖測繪技術,繪製出1904年的堡圖,並將當時人們使用的各條路徑也明確地標識在地圖上,而這些道路與我們現在所利用的道路之間,又有何關係等問題,亦有必要釐清。探討的對象除了路徑本身以外,亦透過1887年曾與英人泰勒從滿州北上至卑南的豬朥束社代理頭目潘文杰及其後代的系譜建立等。這種縱時限的切入方式,有助於將清末、日治、戰後這三個不同政治體制的時代進行連接,進一步呈顯出動態而複雜的人群互動關係。

而在地理空間上,不僅限於古道本身的線狀思考,因為任何一條道路的存在,均是人類行為造成的結果,線狀的道路之所以形成,最單純的原因是因為人們要進行兩地的移動,而人又多半以集居的方式形成規模不一的聚落,因此各個聚落間人們的移動,將直接踩踏出許多條線狀的路徑,而這些線狀的路徑和各個聚落、耕種地、獵場等,共同交織成一個面狀的網,古道也被融入成為人類生活空間中的一個部分。

將線狀的古道放在這個網狀的地理空間才加以檢視時,可以進一步瞭解古道在周邊部落中所扮演的角色;而透過古道的線狀連接,也可以讓原本看似孤立存在的各個部落,得到動態的連結,而可以有進一步的理解。

本演講為「考古學實踐在台灣:島嶼的過去與未來」課程舉辦,毋須報名,歡迎參加;惟防疫期間請遵守相關規定(例如配戴口罩、量測體溫、實名制與人數管控等)Members of the university community and interested friends are welcome to attend. No registration is nee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