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Menu Top Menu

簡介

人類學博物館

  臺灣大學人類學系「人類學博物館」於2010年11月重新開幕。本館收藏始自日治時期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講座」標本室。帝大於1945年改制為臺灣大學,後於1949年成立考古人類學系,並於1982年更名為人類學系。期間本系師生間有藏品入藏,但帝大時期的收藏仍為本博物館的核心藏品。

       本館前身為人類學系標本陳列室,在當時暱稱為「洞洞館」的人類學系系館中,設有「考古學」與「民族學」兩個陳列室。目前的新址則位於臺灣大學校本部內原舊總圖西翼,緊鄰校史館展廳,現已開放「民族學展示廳」,未來將再開放「考古學展示廳」。

     本館收藏有實體標本與影音資料(含相片、影片與錄音資料等)。實體標本可分為民族學與考古學兩大主要範圍,透過定期更換常設展的展品與不定期特展,讓社會大眾能夠欣賞到這些珍貴的文物。影音資料則持續進行數位化修復和整理。本館藏品資料可使用臺灣大學典藏數位化查詢系統進行查尋。 

    由以教學、研究為主的小型專業人類學博物館,轉型成為開放給社會大眾,具社會教育使命的大學博物館。建構更完善的展示、典藏空間,承擔更為重要的教育與社會使命,提供不同的展示觀念,在在都是本系為促進臺灣社會多元文化間,跨文化理解所做的努力。

民族學展示廳

(一)收藏
       本館民族學藏品共有五千多件,最早可追溯至1895年,當時臺灣進行原住民研究的先驅之一,伊能嘉矩所採集的珍貴藏品,如泰雅族的貝珠衣、馘首標幟,及平埔族雕刻和衣飾等。但早期的藏品蒐集並不全面,要一直到了1928年臺北帝大的「土俗人種學講座」成立標本室後,透過移川子之藏和宮本延人等學者,以推展民族學研究為目的,才開始系統性的採集各族群的物質文化標本。

(二)展示
       博物館一樓入口的左側,「考古學田野調查」與「民族學田野調查」展示,以照片牆呈現了從帝大時期一直到人類學系時期,本系師生在臺灣各地進行田野工作的成果。田野工作是人類學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以考古學來說,本系絕大多數的考古學藏品都是歷次發掘(包含大學部田野實習課程)所獲得的寶貴資料。

    一樓往二樓的樓梯旁,透過歷史影像介紹本系的歷史與特色。在進入二樓的「民族學展示廳」前,地板上太平洋島嶼的全圖搭配海洋圖片與器物和說明,表現了以海洋為主要特色的南島語族世界,提醒觀眾即將進入一個同樣亦使用南島語言的臺灣原住民展示空間。

    「民族學展示廳」內,大型展櫃與T字型展示櫃中分別陳列了各原住民族群的物質文化藏品,另有兩區以專題形式陳列各族群的陶罐與石、木雕。邵族的獨木舟與蘭嶼的拼板舟搭配大圖幅的相片,觀賞者可以想像在實際使用脈絡中的樣貌。「民族學展示廳」藏品主要來自帝大時期,少部分來自本系教師於1950、60年代的採集,距今皆有五十年到百年以上的時間。展示手法上,保留部分陳列室時期的氛圍,除了保留歷史的脈絡外,也更能呈現出這些器物,在被收集當時的時代氣息。「光影走廊」將時間緩緩延伸到當代,巧妙觸及了關於文化延續與文化創新的思考。展示廳中也有當代的科技要素,除了簡報影片的放映,也有兩台電腦提供參觀者進一步搜尋展品資料,或是玩玩小遊戲,看看有什麼有趣的東西漏看了呢!

考古學展示廳

(一)收藏
       本館考古學藏品可上溯至1920年代到1960年代初期,不同階段入藏的臺灣土著民族(今各原住民族群)的各種生活器具及用品。自帝大「土俗人種學講座」時期至今,本系考古陳列室歷經草創、茁壯、戰爭破壞、戰後復原等不同變遷,這些標本實已成為臺灣最重要的文化資產之一。標本的主要來源為歷年田野調查與本系田野課程或執行各項研究計畫,由臺灣各遺址發掘而出或地表採集之文物,主要有各地史前遺址出土之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角器、牙器、墓葬資料、人骨、獸骨及貝器(類)等,以及少數中國大陸和世界各地之標本。本系另有專供教學使用的體質人類學標本,包括重要人類演化化石模型、人體骨骼標本、猩猩骨骼標本及各類型人類頭髮標本等。除器物標本外,亦藏有相關主題的影像和原始文獻紀錄。

(二)展示
考古學展示廳仍在 募款 籌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