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Menu Top Menu

  胡家瑜教授(1961-2018)於1990年代起進入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任教,除了盡瘁在臺灣原住民族群與物質文化的研究外,也貢獻於博物館界及文化資產領域,更扮演著地方社群與學術界之間合作的橋樑。作為公共人類學的實踐者,她推動了博物館館藏的數位化、建置海外博物館臺灣原住民典藏資料庫、帷握了與部落的合作策展,並致力於博物館典藏與文物記憶再脈絡化,以賦予原住民文化復振的能量,和多元文化的展現。

  2018年11月24日胡家瑜教授病逝離開我們,為了紀念她對臺灣人類學研究及博物館界的貢獻,我們策畫這次的特展,回顧胡教授在學術研究與教育及社會實踐場域中的身影。

  胡家瑜教授與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具有深厚的淵源。1979年,她進入人類學系就讀,1989年取得美國亞歷桑納州立大學人類學及博物館學碩士學位,於1993年起即回到母系任教,2006年在英國倫敦大學大學院取得博士學位。其學術生涯的多數時間都奉獻於母系及人類學博物館,從事臺灣原住民族及博物館、物質文化、社會記憶等主題的研究。研究之餘,也透過推動博物館與部落合作策展、文物數位化、藏品作為部落復振工藝基礎等工作,積極建立博物館及典藏與部落的新鏈結,致力於博物館資源的開放以協助部落文化的傳承與復振,這些工作在當代博物館的發展脈絡下,亟具重要的象徵性意義。

  穿梭於有形與無形之間,捕捉隱藏的形跡,胡家瑜教授的物質文化研究場域,可在博物館的民族學藏品,也可以是田野情境中化於體感、瞬間即逝的儀式影像。她沉溺於博物館文物前鑽研,但也樂於融身田野中遊走觀察。其一生的研究,從博物館、賽夏族、部落文化復振、到文化遺產的當代現象等主題,都是環繞著她對於物質文化與社會記憶議題的關懷。

  1996年起,胡家瑜教授即在新竹和苗栗的賽夏族聚落進行長期的田野調查,研究視角主要從物質文化出發,討論物質文化與社會記憶建構、族群邊界及主體認同的關係;進一步從物質衍伸出文化符碼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與意涵。她從現象學的角度出發談物質、地景與空間對於形塑人群關係的作用,也從中討論殖民力量如何藉由改變外在環境,由外而內地對臺灣原住民族的生活與文化造成衝擊。從儀式與社會記憶的連結,她進一步探索我群與他者的界線如何存續、弱小的群體如何在夾縫中既吸納外界資源又維持其身主體性等現象。而從博物館異文化展示的研究,她深入論及其中所蘊含殖民力量如何透過族群分類、知識建構與文化展示其間的治理與權力關係。

  對於物質文化及社會記憶的研究興趣,也使她投身於當代原住民族文化遺產議題的探討,她在不少公開場合強調原住民族的文化遺產指定不能一味看數量和績效,而是必須關注社群關係的動態,並且在過程中充分尊重原住民社群的意願,事先徵詢同意與共識。

胡教授研究藏品的紀錄手稿​

《胡家瑜教授於UCL的指導教授Michael Rowlands談胡教授》

  人類學家羅蘭教授應中央研究院邀請,擔任2019年度「中央研究院講座」,於2019年4月來臺並於中研院和臺灣大學進行講座。本影片攝於2019年4月17日臺大講座後,地點於人類學系

訪問、攝影|林開世、陳瑪玲

翻譯|洪瑞恬

後製剪輯|胡人元

吳密察教授和胡家瑜教授夫婦分別從史學與人類學觀點,重新爬疏、詮釋伊能嘉矩的研究。2017年,胡教授也以人類學博物館館長的身份,大力協助遠野博物館舉辦「伊能嘉矩與臺灣研究特展」。二位因對於遠野和臺日兩國文化交流的貢獻,同獲「遠野文化賞」。​

  她對於殖民主義的批判,也延伸至以博物館為實踐的場域;藉由與部落合作策展、開放博物館藏品供部落作為文化復振素材、提報文化資產等方式,使博物館文物與源出部落重新建立連結,再脈絡化成為部落文化復振與傳承的新動力。包含泰雅、賽夏、大武壠、噶哈巫及噶瑪蘭等族群的編織工藝復振、排灣佳平與望嘉二部落的文化遺產登錄國寶等,都成為部落文化復甦的活力來源。

  從1997年開始,她投入藏品資料庫規劃與建置工作,陸續進行臺大人類學博物館中賽夏、泰雅及平埔等族群文物的數位化及文物詮釋。多年來她進行田野調查工作以深化和補充博物館原住民藏品資料,並完成《道卡斯新港社古文書》(1998)等圖錄的出版。另一方面,她利用日治時期留下的祭儀影片、音檔、田野照片等記錄,重新將族群失落的記憶拾回編彙,出版了《巴斯達隘:1936年的賽夏祭典》(2011),和《收藏的平埔記憶:再現噶瑪蘭與凱達格蘭聲影》(2011)等影片光碟,並在部落進行巡迴公開放映,連結了博物館藏品與當代部落的關係。

  對海外臺灣原住民族文物資訊蒐集的觸角,隨著她在國外求學的足跡不斷擴展。自英返國後,2007年起她更系統性地推動與英國大英、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加拿大皇家安大略、美國自然史與密西根大學人類學及德國柏林等海外博物館合作,將散落在這些博物館的臺灣原住民族藏品數位化並建置網站,透過數位化創造的開放性及可及性,將文物轉化為部落文化復振的可用資源,實踐當代博物館的社會使命。直至她臨終之前,仍掛念著德國柏林博物館臺灣原住民藏品的數位化與詮釋工作的進度。

2010年臺大人類學博物館開館,胡家瑜教授開幕致詞。

  2007年起胡教授更系統性地推動與英國大英、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加拿大皇家安大略、美國自然史與密西根大學人類學及德國柏林等海外博物館合作,將散落在這些博物館的臺灣原住民族藏品數位化並建置網站,透過數位化創造的開放性及可及性,將文物轉化為部落文化復振的可用資源,實踐當代博物館的社會使命。

《親朋好友與胡家瑜教授的回憶》

熊鵬翥、林瑋嬪、潘燕玉、潘家樺、徐銘駿、葉秀霞、潘正浩、羅安山、潘秋榮、望嘉部落

(右)這件黑色的背心是望嘉部落替胡教授訂製的,由工藝師潘美香親自繡上背心的珠飾。胡教授曾穿著這件背心參加2016年的排灣族嘉羅芙岸社雙面石雕祖先像國寶立柱祈福迎靈儀式。 (左)為了「國寶婚禮」,胡教授特地到創作排灣族服飾的工作室買了這件橘色背心。不論是在「婚禮」、「結拜」或是其他排灣儀式祭典,都能看到胡教授穿著排灣背心、參與其中的身影。

  賽夏族與物質文化是胡家瑜教授在整個學術歷程中始終持續進行的研究範疇,往復耕耘,持續不輟。而賽夏族群在歷史過程中處於不同人群間彈性而具韌性的文化性格,也深深對應了她個人的生命情調。臺大人類學系B68級入學的她,在畢業多年後仍與大學時期的同學維持深刻的友誼;而田野中以及博物館部落合作時的工作夥伴,也都成為她的好友。好友同事記憶中的她,除了專注研究與博物館工作外,也往往在歷程中交織出她自有的生活樂趣;她融入田野,她對酒當歌、高飲歡跳。喜愛旅遊及美味的她,每到一地,必定造訪美食悠景,留下味覺養眼的地方記憶。與學生的互動上,也常是充滿美食與笑聲的愉悅經驗。在生命的最後階段,她告訴學生,如果可以,多些時間去做喜歡的事;做做料理,與朋友閒聊,好好把握住相聚的時刻吧……

主辦|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

協辦|國立臺灣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唐山書店、南天書局

特別感謝|所有提供照片、影片、文物以及各種幫助的朋友們

Michael Rowlands(邁克羅蘭)王梅霞、王智德、甘睿涵、申尚艷、江芝華、余成益、吳欣怡、吳金燕、吳昭潔、吳密察、呂憶君、李宜潔、豆玉梅、豆宜臻、周筱娟、林淑莉、林開世、林瑋嬪、柯渝婕、洪瑞恬、胡人元、胡台麗、風順恩、孫懿萱、徐銘駿、翁勤雯、偕淑月、偕淑琴、張正衡、張秀華、張秋琴、莊玉琴、莊筑茜、莊德才、許芝萍、許湘彩、郭玉敏、郭欣諭、陳怡君、陳瑪玲、菈露·打赫斯·改擺刨、黃維君、楊雅玲、葉秀霞、熊鵬翥、劉吉川、劉碧煌、劉蕙瑄、潘正浩、潘昱帆、潘秋榮、潘家樺、潘朝成、潘燕玉、潘麗鎂、戴瑞春、羅安山、羅秀蘭、羅俊宏、羅俊傑、羅素玫、蘇郁晴、蘇殷甲

三民書局、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禾育佶有限公司、佳平部落、花蓮縣噶瑪族發展協會、南天書局、南投縣埔里鎮牛眠社區發展協會、屏東縣來義鄉嘉魯魯發·魯飛禮飛家團傳承文化發展協會、苗栗縣南庄東河社區發展協會、唐山書店、高雄市甲仙區小林社區發展協會、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望嘉部落、新社香蕉絲工坊、臺大出版中心、臺大原住民研究中心、臺大校史館

(以上姓名與單位皆以筆畫順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