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瑪玲(Maa-ling Chen)
現職:專任教授
專長:考古學理論、空間分析、聚落型態、陶器分析、舊社研究、史前人群的攝食體系
簡歷
學歷: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SU)人類學博士(1997.05)
經歷: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助理教授、副教授
聯絡方式
E-mail: maalingc@ntu.edu.tw
Office: 水源校區行政大樓人類學系205室
TEL: (02)3366-4732
博士論文與學術發展早期的研究是以新石器時期為要、以墾丁地區沿海地區遺址為對象,主要討論生業體系、聚落型態、遺址內部空間佈局或所涉及的形成過程、由陶器成分分析與風格變異分析詮釋社群的互動與邊界。
近期專注在舊社的研究,著重在對一原住民(高士排灣族)族群的舊社進行一系列循序漸進的研究,先以研究不同舊社座落地點與所在地形、地貌、自然資源間之關係、石板房舍結構、聚落型態等之比較為主,尋求同一群體不同時期的舊社在這些方面的相似與差異處,以釐清同一群體在同時期不同地區與在時間的進深上,所表現的一些變與不變的文化面向;進而討論何謂南排灣群體、傳統。期冀後期能由外觀漸深入內部空間細節、由具體房舍物質建構進入抽象的社會組織、結構、社會記憶、地景概念等面向的探討與建構。期盼一方面對此研究對象的過去有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展現考古學的研究潛能與深度。
目前研究發展共有三個面向:
一、舊社家屋舍與聚落型態的復原研究
以復原舊社的家屋房舍與聚落模式為主要的研究主題,期寄能對舊社家屋房舍與聚落模式有所瞭解,並藉由對這二面向的研究,可揭示此一族群的空間概念,進而對其背後的社會關係、認知架構、宇宙觀、意識形態、政治經濟條件、文化習慣、或分類觀念等的不同空間建構、及其可能的變遷有所窺探一二。進而建立物質遺留與其社會文化脈絡間關係的埋解,並搭起現生族群與史前考古遺址、文化勾連的橋樑。
二、陶器相關技術體系的研究以詮釋史前人群的社會體系
考古學長久以來一直將紋飾的變異當成是區辯與區隔社群邊界的主要標誌,但在一些情境下,技術比起器物的外形樣式與紋飾其實是更能反映社會的認同的。一個文化的制約或結構的原則體系,在工藝生產的過程中,往往會牽制、影響行動者行動的選擇範圍,也會規範用以表徵社會認同的設計,而製造、形塑出所謂的行動風格或物質風格來。因此關注製作與使用的程序、脈絡與成品的外形如何等,對於了解風格是如何產生的,都有同等的重要性。
三、數位資料的建置以及GIS與相關技術在空間與地景考古學研究上的運用
與相關科系合開人文地理資訊課、與牛津大學考古學院合作辦理GIS與地景考古學工作坊。另在蔣經國太平洋基金會的補助與科技部跨領域計畫下進行各為期三年的相關研究計劃。這些工作重在建立發展地景考古學取向的研究基礎。
2019 |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Space and Migration in Paiwan, Taiwan. Cambridge Archaeological Journal, 29(3): 393-406. |
2017 | Cheng-Yi Lee, Maa-Ling Chen, Mu-Chun Wua, Isotopic perspectives of dietary patterns in Taiwan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crops.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20: 355-361. |
2013 | Chengyi Lee; Maa-Ling Chen; Peter Ditchfield; Li-Hung Lin; Pei-Ling Wang; Hsiu-Man Lin; Ching-Hua Lo; Mark Pollard; Hsi-Kuei Tsai, Dietary reconstruction of the Iron Age population at the Fantzuyuan site, Taiwan, revealed by isotopic analysis on human and faunal bone collagen.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Asia, 9: 34-43. |
2017 | 〈他者の祖先の家屋と土地における考古学調査(在他人先祖的家屋與土地上進行考古學工作)《先住民族文化遺産と考古学:台湾原住民族とアイヌ》 サステナ台湾報告集JP版2017 |
2016 | 李政益、陳瑪玲、林立虹、Peter Ditchfield、王珮玲、林秀嫚、A. Mark Pollard、羅清華、蔡錫圭,〈從人骨和獸骨之骨膠原碳與氮穩定同位素組成看圓山文化人的攝食特徵〉,《考古人類學刊》85: 109-138。 |
2016 | Chengyi Lee; Maa-Ling Chen; Peter Ditchfield; Li-Hung Lin; Pei-Ling Wang; Hsiu-Man Lin; Ching-Hua Lo; Mark Pollard; Hsi-Kuei Tsai, Diet and Subsistence Mode of Neolithic Yuan-Shan People in Taiwan: Perspective from Carbon and Nitrogen Isotope Analyses of Bone Collagen.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Asia, 7: 18-27. |
2016 | 陳瑪玲、陳珮瑜、林宜羚,〈技術選擇取徑再探陶器製作體系:以臺北盆地幾個史前文化為例〉,《考古人類學刊》84: 1-38。 |
2016 | 聚落間陶器紋飾的變異與意義-以墾丁鵝鑾鼻二和三/四文化期的陶器為例,《臺灣史前史專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書。 |
2015 | 宋文薰,《20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考古學卷》,第一分冊,頁411-417。王巍編。科學出版社。 |
2013 | 〈考古學舊社研究的潛力-以臺灣南排灣高士舊社的研究為例〉,《南方文物》,2013年3期,頁94-101,中國大陸。 |
2012 | Interpreting Social Differentiation by Examining the House and Settlement Patterns and the Flow of Resources: A Case Study of Pai-wan Slate House Settlements in Southern Taiwan. Asian Perspectives, 50(1&2): 107-131. |
2011 | 考古學百年,《科學發展月刊》,頁172-175,國科會,臺北。 |
2010 | Interpreting the Social Meaning of Different Shapes of House Structures by Examining the Flow of Resources: A Case Study in Saqacengalj, the Southern Tip of Taiwan. Archaeometry, 52(6):1057-1078. |
2008 | 由 GIS 觀看史前人群與地景關係- GIS 在考古學研究中的應用,《數位典藏地理資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91-105。 |
2008 | Settlement Patterns at Saqacengalj, A Slate House Settlement in Southern Taiwan. Asian Perspectives, 47(2): 210-241. |
2006 | 〈由《考古人類學刊》看考古學在台灣的歷史留痕〉,《考古人類學刊》66 :3-24。 |
2006 | 〈考古學陶器化學成分分析方法的運用:以墾丁地區為例〉。《臺灣人類學刊》4(2): 1-36。 |
2006 | Physicochemical Compositional Analysis on Ceramics:A Case Study in Kenting, Taiwan. Archaeometry, 48(4): 565-580. |
2005 | 〈Saqacengalj 聚落形態與形貌—一個舊社的考古學研究〉。《考古人類學刊》63: 50-91。 |
2002 | 〈遺址內部空間分析—船帆石遺址〉。《考古人類學刊》58: 。 |
2000 | 〈試論臺灣考古學理論應用與系統性知識建立的問題〉。《考古人類學刊》55: 133-148。 |
1999 | 〈鵝鑾鼻III-IV期文化相的聚落模式與系統〉。《考古人類學刊》54: 63-96。 |
1998 | What Dating Results Imply: Redefining the Separation of OLP Phase III and Phase IV, and the Pot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OLP Phase II and Phase III.《考古人類學刊》53: 125-143。 |
1996 | 〈理論與方法學在一考古研究中的作用—以一研究計劃為例〉。《考古人類學刊》 50: 218-229。 |
1987 | 〈美洲考古學的理論與方法學綜述〉。《人類與文化》23: 15-29。 |
1981 | 〈伍德聚落的街鎮結構與實質環境〉。《人類與文化》 15: 76-79。 |
獎項名稱 | 獲獎時間/年度 |
國立臺灣大學96年度學術研究成果獎勵 | 96學年度 (2006-2007) |
國科會甲種研究獎勵 | 88年度 |
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人獎 | 2002.08-200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