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開世(Kai-shyh Lin)
現職: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館長暨人類學系兼任副教授
專長:文化理論、歷史人類學、國家及民族形成、漢人社會
簡歷
學歷:美國芝加哥大學人類學博士 (1999.08)
經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聯絡方式
E-mail: openlin@ntu.edu.tw
Office: 水源校區行政大樓人類學系402室
TEL: (02)3366-4994
在我的博士論文中所處理的中國帝國的擴張與殖民時,一直有個困擾的問題,就是對這個時期的研究,我們無法避免使用中國官方或類官方的文書檔案來重見理解過去。然而,文字與本文卻不是一種透明中性的媒介,可以客觀的呈現社會現象。他們遵循某些約定俗成的程序以及官方或傳統所制定的分類格式;將被描述的地方事物,納入一個可以被辨認及標準化的框架之中。這樣的再現方式對我們認識世界的方式與了解過去的概念思考都有深遠的影響,但是我們卻往往對這種介入的媒介缺乏自覺。因此我寫了〈方志再現了甚麼? 〉一文來幫我釐清一些問題。然而寫作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我立刻意識到中國方志與正史書寫傳統的複雜性。過去史家的治史的訓練過程,官方設編?局的規定與限制,地方文人社區的結構等等,都是了解方志再現,必須要理解的脈絡背景。這使得有關歷史文本的問題成為一個必須要下相當大的功夫,才會有好的成果的領域。在目前這個階段,我暫時沒有能力來做全面的處理。然而這其中所牽涉到的理論問題,像不同本文及文類與社會脈絡的關係,中國文論的概念與傳統等,我已經開始在閱讀消化相關的文獻,希望在累積了一些見解後,可以在未來完成數篇文章來檢討這個我認為是了解中國文明秩序的關鍵性問題。
有關風景的問題,我利用博論中的一章的材料,寫成了〈風景的形成與文明的確立〉一文。進一步把論文中提到但未清楚的論證的問題,風景與文明的關聯,做了比較清楚的澄清。這個有關帝國空間形成的問題,是我在理論關懷的重點之一,也是我目前準備繼續探索的議題。一篇正在撰寫的文章,探討傳統風水及地理空間的形成,試圖給不同的空間模式如何具體的實現,以及其中如何整合調節不同時期與不同原則的空間識覺,做進一步的闡明。
更進一步來討論,在村落與超村落的社會與宗教空間的形成,將成為我未來數年田野調查及文獻解讀的問題。有關臺灣祭祀圈研究的討論與檢討已經相當的多了,雖然有人呼籲我們應該要進入「後祭祀圈時代」的研究,但是在目前距離提出一個脫離社會結構卻又能兼顧社會動力的理論框架,仍然相當的遙遠。我們在最近的研究中,已經認識到 台灣的開發歷史過程在祭祀空間形成的關鍵性地位;然而,這個複雜的過程,一方面需要一個更具開放性的理論框架來處理,不同權力及不同空間識覺的產生與效果;另一方面,必須要有一個比較性的框架,來了解這些空間形成的特殊性與普遍性。這樣的需求,使得我們無法避免與臺灣漢人移民的原鄉,中國的福建與華南區域史研究,做比較性的對話。 更進一?來說,更無法避免與中國其他更為「成熟」的區域,像華北平原與江南長江三角洲,做一個更大的區域的比較性理解。這些比較的目的,並不是以辨識出哪些地區性的差異為滿足,更重要的是去理解差異的框架本身是如何形成?這些差異在什麼脈絡下會成為社會動力?不同時期對差異的認定有哪些知識/權力上的假設?帝國的形成不是先驗的或目的論式的,歷史的過程與現實的需求,會讓它不斷的轉換與修補,但是其中仍有一些穩定性的因素來製造出它的系統性。這個系統性的可能與維持,是我理論上想要探索的主題。
2016b | 「2012年屏東滿州八保祭典紀實:歷史與權力面向的探討」。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第24期,頁115-170。 |
2016a | 〈什麼是「人類學的田野工作」? 知識情境與倫理立場的反省〉。考古人類學刊,第84期,頁77-110。 |
2013 | 「黃應貴《「文明」之路》一書的評論」,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 78:163-170。 |
2009 | 「方志的體例與章法的權力意義:傳統與現代間的斷裂」,國史館館訊 第二期, 頁8-25。 |
2008 | “Us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o Protect Indigenous Cultures: Critique on the Recent Development in Taiwan”, Journal of Archaeology and Anthropology(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 67:185-220. |
2008 | 博厄斯的文化相對觀。收於人類學經典導讀,庄永韶主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頁40-58。 |
2007b | 風水作為一種空間的實踐:一個人類學的反思。台灣人類學刊5(2): 63-122。(TSSCI) |
2007a | 方志的呈現與再現——以《噶瑪蘭廳志》為例。新史學 18(2): 1-60。 |
2004 | 西方殖民勢力對大洋洲民的入侵。歷史月刊 199:51-57。 |
2003b | 風景的形成和文明的建立:十九世紀宜蘭的個案。台灣人類學刊 1(2):1-38。 |
2003a | 人類學與歷史學的對話?一點反省與建議。台大文史哲學報 59:11-29。 |
2002 | 文明研究傳統下的社群: 南亞研究對漢人研究的啟示。收於社群研究的省思,陳文德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2018 | 「新自由主義國家?一些理論上的爭辯」 發表於2018年3月10日「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第六單元:新世紀的政治思維與治理」學術研討會,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
2017 | 當代「族群現象」的在地運作與矛盾:恆春半島滿州地區的初步考察」發表於2017年2月26-27日「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第五單元:是族群還是階級,當代新政經條件下的族群想像」研討會,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
2015 | 「建廟成佛:屏東滿州八保祭典的形成與發展」發表於「第四屆 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討會」,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 |
2014 | Haunted Landscapes and magical relics: Coping with Unruly Pastsin Southern Taiwan”, Pacific History Association 21st BiennialConference,Dec. 3rd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Campus, Taipei. |
2013 | 「從頭人家系到斯卡羅族: 重新出土的族群?」發表於2013年10月25日「台灣: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的經驗與理論」研討會,中研院社會所。 |
2012 | 『「文明之路」一書與人類學的當代研究』發表於2012年10月20日《「文明」之路》新書討論會,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演講廳。 |
2012 | 「閱讀有關19世紀恆春地區人群記載的文獻的初步反省」發表於2012年10月6日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年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2012 | 「村子和社區的公共事務:國家如何在地方被建構?」發表於「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國家治理與地方論壇」2012年 6月20日。 |
2011 | 「族群建構與被建構的族群:人類學對台灣族群形成研究的貢獻」,「重讀臺灣:人類學的視野─百年人類學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 2011年11月18-19日,清大人類所與台大人類所合辦。 |
2010 | 〈人類學與人權的糾葛: 美國人類學會對人權立場的改變〉,2010年9月8日,第六屆人類學營。 |
2009 | “Creating a historical site for our community” in International Forum on “Material Memory and Cultural Heritage: Cross Cultural Comparisons”,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
2008 | 移動的身體:一個繞境儀式的分析。發表於「空間移動之文化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國家圖書館,2008年 3月26日。 |
2006 | Us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o Protect Indigenous Cultures: Critique on the Recent Development in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ional Symposiym on “Rights: Circulaiton, Appropriation, and Hegmony in Inter Asia”, Center for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December 8-9. |
2005 | 「地方」的位置與移位:一個宜蘭村子的宗教與社會界限。發表於「區域再結構與文化再創造:一個跨學科的整合研究」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主辦,台北南港,5月15-16日。 |
2003 | 人類學與歷史學的對話。發表於「人類學與歷史研究的結合──以台灣南島民族研究為例」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台北南港,3月14-15日。 |
2002 | 方志再現了什麼?─以葛瑪蘭廳志為例。發表於「物與物質文化」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台中縣東勢林場,6月11-15日。 |
2001 | 將國家形成視為一種文化過程:一些初步的研究構想。發表於中研院民族所週一演講。 |
2000 | 文明研究傳統下的社群。發表於「『社群』研究的省思:跨世紀台灣人類學的展望之一」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台北南港,11月 2-4日 。 |
2018 | 〈當代「族群現象」的在地運作與矛盾:恆春半島滿州地區的考察〉收於黃應貴與陳文德主編《是階級還是族群?:族群是否還是個有效再現與研究的概念》。台北:群學出版社。(審查通過) |
2016 | 〈從頭人家系到斯卡羅族:重新出土的族群?〉收於蕭阿勤、汪宏倫、丁仁傑主編《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經驗與理論的反思》。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
2015 | 「對台灣人類學界族群建構研究的檢討一個建構論的觀點」。收於林淑蓉主編《重讀臺灣:人類學的視野》,頁217-251。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 |
2015 | 「導讀: 「重讀臺灣:人類學的視野」收於林淑蓉主編《重讀臺灣:人類學的視野》,頁343-354。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 |
2009 | 移動的身體:一個繞境儀式的分析。收於黃應貴主編《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之意象、實踐與社會的生產》,漢學研究中心。 |
2008 | 「博厄斯的文化相對觀」收於庄永韶主編《人類學經典導讀》,40-58,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1999 | The Frontier Expansion of the Qing Empire: The Case of Kavalan Subprefecture in Nineteenth-century Taiwan. Ph.D.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Chicago. |
2014 | “永遠的伯楨”, 與江芝華,林瑋嬪合著,人類學視界18:28-29 |
2014 |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當代國家應當保障同志婚姻〉收於黃應貴等著《家,一場思辨之旅:知識與社會的實踐》,新時代論壇出版。2016年2月10日取自http://reading.udn.com/v2/mag_demo2/preview.do?bid=27055#page/12 |
2011 | 「越多倫理越好?對學術倫理委員會爭議的檢討」人類學視界 第六期:15-18。 |
2011 | 「《父後七日》與台灣的喪禮」人類學視界 第六期:48-50。 |
2011 | 「賽德克巴萊觀後感」人類學視界 第七期:38-40。 |
2009 | 「利澤地區文化資源調查及展示規劃 暨 利澤無形文化資源保存傳習活化計畫成果報告」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
2008 | 「縣定古蹟利澤簡永安宮調查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宜蘭縣政府委託。 |
2008 | 「一個法案保護了什麼?」 人類學視界 創刊號:2-5。 |
2006 | 誰決定我們是誰?──原住民的遷徙與改變科學人雜誌,多樣性台灣特刊4號。 |
2004 | 「西方殖民勢力對大洋洲的入侵」 歷史月刊 199期:51-57。 |
2004 | 自己人研究自己的族誌。發表於「人類學研習營:民族誌的反思」,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 台北縣三峽,6月23~26日。 |
2002 | 「凡堅固者皆將煙消雲散」:評柯志明《番頭家:清代台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灣人類學刊 1(1):19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