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Menu Top Menu

林瑋嬪(Wei-ping Lin)

特聘教授

現職:人類學系專任教授、國科會人社中心主任
專長:宗教人類學、想像與島嶼研究、台灣漢人

簡歷

學歷:英國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
經歷:

    • 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系主任
    • 臺灣大學文學院副院長
    • 劍橋大學出版社台灣研究主編
    • 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人
    • 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訪問學人
    • Executive Board of Directors,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Religions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學術榮譽:

    • 臺灣大學特聘教授(2024-)
    • 劍橋大學川流講座(2024)
    •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2024)
    • 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2023)
    • 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2016)

聯絡方式

E-mail: wplin@ntu.edu.tw 
Office: 水源校區行政大樓人類學系406室
TEL: (02)3366-4737

出版專書

「同島一命」是今日臺灣耳熟能詳的團結抗疫口號,事實上這句精神標語早在半世紀前已經出現,廣泛分布在我們熟悉卻又陌生的馬祖列島──熟悉於它地理上的存在,陌生於其他所有一切。

  本書是第一部馬祖民族誌。本書作者林瑋嬪不採冷戰框架由上而下俯瞰馬祖,改採由下而上的視角,引領我們貼近馬祖人的生活世界與內心感受。

  在歷史中很長一段時間,馬祖列島只是散落在中國東南沿海的島嶼,卻因美蘇冷戰與臺海兩岸衝突,一夕之間變成前線戰地,被迫接受軍事統治。然而,當軍事統治於一九九二年結束,擺脫戰地身分的島嶼反而面臨邊陲化的危機,以致馬祖人對於未來應走向何方,一直感到困惑憂慮。

  林瑋嬪二○○六年首度造訪馬祖,此後十餘年多次前往進行深入田野調查,思考馬祖人在當代如何重新認識自我與想像島嶼的未來。她以極富畫面的文筆,生動描繪馬祖從早期漁村時代、二十世紀軍管時期,到二十一世紀今日的樣貌;其中,「以小搏大」和「想像」為貫穿全書的核心概念,作者細密分析二者如何在歷史中形成演變,並且持續影響島上人們的行動。

 全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回顧島嶼歷史,介紹一九四九年前與後馬祖社會文化的巨大轉變,並揭示賭博之於馬祖的特殊意義。第二部探討新媒體技術(網路)引進馬祖後,對於建立馬祖想像共同體的重要性。第三部討論解嚴後馬祖人對島嶼未來提出的各種想像(跨海進香、博弈計畫),以及想像之間呈現的世代差異。

  臺灣和馬祖處境相似,身為夾處於強權間的島嶼,每當地緣政治發生變化,都必須快速因應,重新定位,設法增強乃至創造與世界的連結。因此,馬祖的故事,就是臺灣的故事;馬祖人的嘗試與努力,值得臺灣思索借鏡。

2021

Island Fantasia: Imagining Subjects on the Military Frontline between China and Taiwa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pen Access: https://www.cambridge.org/core/books/island-fantasia/D2F22090288A3E1F15DEBDD2735F5868

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2023)

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馬祖列島只是散落在中國東南沿海的島嶼。然而它卻在1949年因美蘇冷戰與台海兩岸的衝突,一夕之間變成前線戰地;軍隊來到島上進行46年的軍事統治。雖然隨著兩岸情勢緩和,軍事統治在1992年走入歷史,經歷巨變的島嶼人們對於他們的未來應走向何方一直感到困惑。本書以深入的田野調查對馬祖列島進行研究,聚焦在探索當代的馬祖人如何重新認識自我以及想像島嶼未來。作者探討解嚴後網路媒體的來到如何讓馬祖人有機會可以協商戰地記憶,超越過去軍事統治的創傷。作者也探討當代新「想像主體」的出現,分析了其主體化過程以及如何使用不同的媒介技術觸及他人,建立新的社會想像以面對存在的困境。

本書從具像的觀點,結合物質文化與靈媒研究,從鄉村與都市情境中探討民間宗教的意涵。第一部分以台灣鄉村的田野調查為基礎,從神像與乩童分析漢人民間宗教中靈力的概念與展現的形式,並以此說明漢人靈力的文化概念。第二部分,作者隨著村民從鄉村移往都市,探討移民在面對都市生活種種困難時,如何透過改造原鄉宗教,發展出新的都市宗教形式以面對快速變遷的都市情境。提供我們一個理解台灣民間宗教從鄉村到都市的動態樣貌,呈現了台灣民間宗教發展更整體的圖像。

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2016)

 

論文集

現代社會中的宗教樣貌一直是令人好奇的問題。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一定可以感覺到當代宗教的樣貌似乎愈來愈複雜多變,不易以傳統的理論說明。雖然虔信的教徒仍不少,但是那種仰賴清楚制度、具體儀式以及清晰符號界定的「宗教」似乎與我們愈來愈有距離;相反的,那些無法從日常生活中明確切割出來的宗教靈性經驗似乎更接近當代的心靈。要怎麼理解這樣的改變及其中的意涵呢?在這本書中,我們將引入「氛圍宗教」的概念來分析當代宗教中那種難以捉摸的特質。氛圍宗教是一種飄散在感官與意識空間的宗教性。它透過媒介的物質與情感的作用,創造出氛圍與我們的感官對話,在稍縱即逝的靈光中召喚我們的情感與宗教想像。本書中的五篇文章以台灣與中國為例,探討氛圍宗教如何隱藏在宗教與非宗教的邊界,透過與我們的共感共鳴,連結到更廣泛的文化自然經驗。如此的過程不但使宗教能突破政治的控制,帶入更多的參與者,也交織出比傳統更多層次的宗教與靈性體驗。

2018

《媒介宗教:音樂、影像、物與新媒體》。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當代世界中各式各樣媒介的出現不但大大地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也讓我們對宗教與過去有不同的理解。這本多人合作專著透過不同媒介(音樂、影像、物與新媒體)與區域(中國西南、日本與台灣)的討論,分析傳統宗教元素在今日如何由各樣媒介所重組與延伸。作者一方面探討媒介的使用如何改變人們對宗教的認識,另一方面也分析新媒介的出現如何創造新的宗教社會性。如此兼具理論與實例的研究不但提供我們理解媒介在當代宗教的作用,也揭示了宗教在現代社會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