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ei Lo(羅素玫)
Postion: Associate Professor
Research Expertise: Cultural Anthropology, Ritual Study,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Austronesian People in Taiwan and South-east Asia.
Profile
Education: Ph.D. in Anthropology, French Academy of Advanced Social Sciences
Positions held: Assistant Professor, Center of Austronesian Culture, National Taitung University
Contacts
E-mail: sumei@ntu.edu.tw
Office: Room 505,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Administration Building, Shuiyuan Campus
TEL: (02)3366-9658
Publications
一、期刊論文
2018 | 〈是傳統還是創新?儀式、性別階序與規範實踐之間的阿美族都蘭部落婦女組militepuray〉。《民俗曲藝》200。 |
2015 | 〈環境與發展的文化政治:台灣阿美族都蘭部落的傳統領域抗爭〉。《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8:239-257。 |
2012 | 〈日常飲食、節日聚餐與祭祖供品:印尼峇里島華人的家鄉、跨文化飲食與認同〉,《中國飲食文化》8(2):1-42。 |
2010 | 〈文化認同、生態衝突與族群關係:由阿美族都蘭部落的傳統領域論述談起〉,《考古人類學刊》72 : 1-33。 |
2005 | 〈性別區辨、階序與社會 : 都蘭阿美族的小米週期儀式〉,《台灣人類學刊》3(1) : 143-183。 |
2000 | 〈都蘭阿美人的掃墓節:一個社會文化的變遷與轉換之探討〉,《東台灣研究》5:35-70。 |
二、專書論文
2015 | 〈關於本書:記一個集體生命史計畫的參與〉。刊於《Malakapahay 就這樣我們一起慢慢長大:都蘭部落青年階層成長史》。蔡政良與羅素玫主編,頁2-5。臺東:臺東縣東河鄉阿度蘭阿美斯文化發展協會。 |
2013 | 〈印尼峇里島華人族群現象:以客家社團組織為核心的探討〉。收錄於林開忠主編,《客居他鄉:東南亞客家族群的生活與文化》。頁132-155。苗栗: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具審查制度) |
2010 | 〈台灣阿美族與南島民族的樹皮布文化:一個比較研究觀點下可能的視野〉。收錄於張至善主編,《打樹成衣:南島語族的樹皮布及其文化》。頁17-24。台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具審查制度) |
2007 | 〈序言〉。收錄於末成道男著,羅素玫主編,何珮儀、黃淑芬編譯。《臺灣阿美族之社會組織及其變化——從招贅婚到嫁娶婚》。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三、會議論文
2017c | 〈他者(Other)與己身(Self)共存的相對性認同:印尼峇厘島華人的族群社會史與祖先祭祀文化再現〉,Panel:《境內/域外與他者/己身的交錯:三個東南亞華人的民族誌再現》。發表於「2017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年會:域外/境內.異己/我族.他方/自身:人類學的內外研究場域」,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與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主辦。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2017年10月21日- 22日。 |
2017b | ‘Wild Edible Plants of the ‘Amis in ‘Tolan as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and the New Indigenous Farming Movement in Taiwan.’ In Panel: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in Contemporary World I: Indigenous Farming in Taiwan”. The 10 th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f Asian Scholars, hold by IIAS Leiden and Chiang Mai University, Chiang Mai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and Convention Center (CMECC), Chiang Mai, Thailand. 2017.7.20-2017.7.23. |
2017a | ‘What is Exhibition All About: Participant Methods and Socio-cultural Actions in the Collaborative Exhibition between Museum of Anthropology, NTU and Indigenous Amis Community of ‘Atolan.’ In Panel “Indigenous research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mong the Austronesian-speaking peoples of Taiwan.” AIATSIS National Indigenous Research Conference 2017.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Aboriginal and Torres Strait Islander Studies. Canberra, Australia.2017.3.21-2017.3.23. |
2016 | 〈人類學的參與式工作方法如何成為策展中介:以「Kamaro’an i ‘Atolan—阿美族都蘭部落的土地故事與生命敘事」特展為例〉。發表於「原住民與博物館、類博物館:台灣的例子」工作坊,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主辦。地點: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本館國際會議廳。2016年11月8日至11月9日。 |
2016 | 舒米恩、羅素玫,〈 「人」是旅行中,最美麗的風景:談阿米斯音樂節中的文化主體性再現〉,發表於「2016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會年會:」,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主辦,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合辦。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2016年9月10日-11日。 |
2014 | 蔡政良、羅素玫,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nd its Locally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Landscape of Gathering Wild Edible Herbs and Under Water Fishing among A’tolan Amis, East Taiwan. 2014 Asia Global Land Project Conference, GIS NTU Convention Center, Taipei,Taiwan |
2014 | 羅素玫、胡哲明,Knowledge and Practices of Wild Edible Plants of the Amis of ‘Tolan : Contents and Social Distribution of a Locally-bound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System. Pacific History Association 21st Biennial Conference 2014, Taitung, Taiwan. |
2014 | Coming of Age for Girls in the ‘Amis Society. In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and It’s Modern Forms: Practices and Social Resistance in the ‘Amis Society (Taiwan). 14th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Ethnobiology. Bhumtan, Bhutan. |
2013b | Ethnicity, Culture and the Discussion of “Chineseness” : Ethnic Identity in Different Types of Balinese Chinese in Indonesia.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sian Studies, Macau, hold by IIAS and Macau University. |
2013a | “The Cultural Dimension of Development: Ritualistic Actions, Social Movement, and the Negotiation toward Co-Management of Traditional Territory on a Coastal Indigenous Society of Taiwan.” Paper Presented in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f Indigenous 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Co-Manage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16 Nov. 2013. Held in National Chen-Chi University. Muja. |
2012b | 〈印尼峇里島華人族群現象:以客家鄉親會為核心的探討〉。發表於「東南亞客家國際學術研討會」,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與國立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主辦。地點: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苗栗銅鑼園區)。2012年7月7日至8日。 |
2012a | 〈發展的文化面向:台灣東部阿美族都蘭部落的發展計畫與社會抗爭〉。發表於「第一屆世界台灣研究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主辦。地點:台北南港。2012年4月26日至28日。 |
2011c | 〈節日聚餐與日常飲食:印尼峇里島華人的家鄉、跨文化飲食與認同〉。發表於「第十二屆中華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戰爭.殖民.移民對中華料理與飲食方式產生的影響」,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與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聯合主辦。地點:日本沖繩縣立博物館與沖繩大學。2011年11月19日至21日。 |
2011b | 〈從Writing Culture 到Women Writing Culture:「發現」田野中的婦女組織〉。發表於「2011性別與人類學知識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地點: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11年11月18日至19日。 |
2011a | 〈台灣原住民的傳統領域回復運動:一個研究個案的探討與研究發展的回顧〉。發表於「The International Forum of Association for East Asian Anthropology」,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Ethnology)主辦。地點: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2011年9月8日至12日。 |
2010 | 與高德昇、希巨蘇菲、蔡政良、鄭智文合著,〈從「漂流木」到「消波塊」:從兩起事件談都蘭部落阿美青的環境意識與行動〉,於「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會年會:艱困時局下的人類學」發表,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會,2010年10月2日- 3日,臺北中央研究院。 |
2010 | (presented with Akila (De-sheng Kao), Siki (Siki Sufin), Futuru (Cheng-liang Tsai), Cawan (Chiwen Cheng ) ):How Can the Driftwood Belong to the State, Not to the Indigenous Landowners—We, the Amis? Claiming the Land Rights and the Ecological Engagement of the Amis Young Age Sets (Kapah) of ‘Tolan in Two Environmental Events. Paper Presented in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f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Rethinking on the Environment, Locality and Indigeneity. 27-28 June 2010 on Smagus, Hsinchu. Held by National Chiao-Tung University. |
2009 | 阿美族的豐年祭現象:當代、傳統或創新?(On the Annual Celebration of the ‘Amis: A Contemporary, Traditional or Inventive Phenomenon),當代社會的物質記憶與文化資產:跨文化比較國際論壇 ( Material Memory and CulturalHeritage: Cross Cultural Comparisons : International Forum)。臺灣:臺灣大學人類學系主辦,2009年4月3日。 |
2008 | 阿美族的年齡組織是一個男性組織嗎?阿美族的性別觀念與文化再創造的探討。「文化創造與社會實踐」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8年11月7日-11月9日。 |
2008 | 阿美族的稻作文化與儀式,「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第十屆學術大會」。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日本歌謠學會、秋田縣大仙市主辦。日本秋田縣大仙市。2008年10月10日-10月12日。 |
2008 | 文化認同、生態觀光與族群關係:由阿美族都蘭部落的傳統領域論述談起,「2008 台灣人類學及民族學會年會:人類學的挑戰與跨越」,台灣人類學及民族學會主辦,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協辦。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8年 10月 4日-10月5日。 |
2008 | 家屋、階序與身體:印尼峇里島烏布地區的家屋與空間建構。「東南亞與東南亞研究:十年回顧、前瞻十年– 2008台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研討會」。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亞洲大學管理學院國際企業學系(東南亞企業研究中心)主辦。台中:亞洲大學。2008年4月25-26日。 |
2007 | 食物與性別研究──以阿美族的小米為例。「性別與飲食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南港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第一會議室。2007年5月18日。 |
2007 | 國科會「文化與族群的形成與再創造:台灣南島民族的研究」計劃期中報告,題目: 「文化的再現與族群認同—都蘭阿美族的例子」。地點: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96年3月31日-96年4月1日。 |
2006 | 國科會「文化與族群的形成與再創造:台灣南島民族的研究」計劃期中報告,題目: 「傳統、創新或再現? 從卑南阿美人的年度週期儀式之持續與轉換談儀式體系與地方社會及歷史的互動過程」。地點: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95年1月19日-95年1月20日。 |
2006 | 「從比較觀點看南島文化研究國際論壇暨研習會」(International Symposium and Workshop o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Austronesian Studies”)演講稿。題目:「阿美族的年齡組織是一個男性組織嗎? 性別區辨與成年的定義」。國立台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暨法國中國現代研究中心台北辦公室聯合主辦。地點: 國立台東大學行政大樓會議室。95年6月23日。 |
四、專書
2004 | 《性別區辨與社會組織 : 台灣東部都蘭阿美人的年度週期中之兄弟姊妹關係與男女關係》 ( Distinction de sexe et organisation sociale chez les ‘Amis de ‘Tolan (Taiwan Est) : les relations frere-soeur et homme-femme dans le cycle annuel ),巴黎 : 法國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人類學博士論文,2004 年,523 頁。 |
2001 | 台東縣史阿美族篇。台東 : 台東縣政府。(與黃宣衛合著) |
1997 | 《台灣東部阿美族的年度祭典與儀式分析—以馬太安部落為例》( ‘Ilisin’: celebrations annuelles et rituel des ’Amis (Taiwan Oriental) ) 。 巴黎 : 法國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人類學博士候選論文( D.E.A. )。 |
1995 | 《節慶與交換:法國瓦隆國際民俗節的人類學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五、專書主編
2015 | 《Malakapahay 就這樣我們一起慢慢長大:都蘭部落青年階層成長史》。臺東:臺東縣東河鄉阿度蘭阿美斯文化發展協會。(羅素玫與蔡政良主編) |
2007 | 《臺灣阿美族之社會組織及其變化——從招贅婚到嫁娶婚》。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末成道男著;羅素玫主編;何珮儀、黃淑芬編譯) |
六、其他
2016b | 〈記一個頗有芭樂氣息的展覽:Kamaro’an i ‘Atolan—阿美族都蘭部落的土地故事與生命敘事 10/1~11/15〉。刊於《芭樂人類學》,2016年9月19日。 |
2016a | 〈讓我們從山的那一邊傾聽海洋與土地的聲音:Alternative Voices of the Land and Sea from ‘Atolan〉。刊於《芭樂人類學》,2016年3月7日。 |
2015 | 〈2015年的夏日告別〉。刊於《芭樂人類學》,2015年12月28日。 |
2014 | 〈啥米呀,墓仔埔也敢去?—人類學田野奇遇記〉。刊於《芭樂人類學》,2014年10月13日 。 |
2013b | 〈記一個集體生命史計畫的參與〉。刊於《芭樂人類學》,2013年8月26日。 |
2013a | 〈The End of the Journey, the Flow of Life: Notes on an Anthropological Participant Observer〉 。刊於《芭樂人類學》,2013年4月22日。 |
2012b | 〈臺灣東部地區的原住民傳統領域運動〉。《人類學視界》10期:2-3。 |
2012a | 〈「發現」田野中的婦女組織〉。《人類學視界》9期:8-11。 |
2011f | 〈傳統生態智慧與當代社會〉。《科學發展月刊》467期:6-13頁。 |
2011e | 〈期刊上不會出現的點滴──太平洋田野日記:引言〉。《人類與文化》42期:183-184。 |
2011d | 〈再現的秘密:影像、記錄與行動的反思〉。刊於《2011年國際民族誌影展特刊》。 |
2011c | 〈文化、觀光與社區感:一個峇里島中部山村的故事〉(下)。刊於《芭樂人類學》,2011年9月8日。。 |
2011b | 〈文化、觀光與社區感:一個峇里島中部山村的故事〉(上)。刊於《芭樂人類學》,2011年9月5日。 |
2011a | 〈人類學家的餐桌:蝸牛、野菜與cekiw〉。刊於《芭樂人類學》,2011年4月4日。 |
Honors
Award Title | Time |
96學年度下學期「文化人類學丙」課程獲國立台灣大學共同教育中心經費補助。 | 2008 |
95學年度上學期獲教育部顧問室補助「人文領域師生赴海外專題研究與研習計畫」,計劃名稱 : 「性別、儀式與社會–峇里島社會中的儀式與性別階序關係之專題研究初探」。 | 2006 |
95學年度上學期獲國立台東大學教務處補助,主辦「性別與儀式教學工作坊」。 | 2006 |